宗教社会科学的新范式:探索与发展

2006年7月15至17日,第三届宗教社会科学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上海大学等著名教研机构,及美国、英国、台湾、香港等地的知名学者50余人出席了会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届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的60多名学员也旁听大会,其中3名学员以其优秀的实证研究论文赢得了正式发言资格。群贤毕至,格物致知,催人奋进。

会上唯一的出家人,来自四川的一位比丘尼很奇怪地问笔者:“北京有那么多宗教场所,有那么多宗教界人士,为什么都不来参加?”这使笔者想起宗教社会科学史上的一段趣闻。20多年前,一位美国宗教社会学家访问著名新兴宗教大师奥修(Bhagwan Sri Rajneesh),问道:“您如何看待科学研究宗教学会?”一段很长很长时间的静默之后,大师轻微地抬了一下眉毛,说:“我想我这一辈子,也不曾听说过如此荒唐的事情。”

宗教社会学家艾琳·巴克曾经如此评论:科学地研究宗教,单是这一立场本身“几乎就是一种宗教”,它预示着存在一种没有感情色彩的、客观的、系统的和精确的对宗教的研究。

20多年过去了,对宗教的科学研究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标志是肇始于2004年的宗教社会科学年会和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经过3年的努力,年会初步凝聚出一支学术团队,暑期班培训了近200人的青年学者。今年的年会,美国现任科学研究宗教学会会长沃纳(S.Warner)、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台湾中央研究院瞿海源、北京大学张志刚等一流专家连袂出席,这意味着这一新的学术方向在中国大陆已初步得到肯认。

什么是宗教社会科学?与其他的宗教学研究有什么区别?这是让很多人困惑的事情。简单地说,宗教研究基本分为三大路向,一是神学研究,指宗教界自己在思想理论上的发展;二是人文学研究,指宗教哲学、宗教史学和宗教文学等;三是宗教社会科学,是以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宗教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解析。如果说,神学研究总是与一定的宗教经验和宗教立场相联系,人文学研究比较侧重宗教文本,宗教的社会科学研究则主要面对活生生的宗教现象,是对宗教生活的研究。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宗教社会科学的新范式:探索与发展”,集中讨论宗教社会科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宗教市场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依据传统的宗教世俗化理论范式,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宗教将逐渐衰微直至消亡;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依据二战以后美国宗教发展的实际,一个新的理论范式逐渐成型,证明了宗教可以与现代化与时偕行,共同繁荣。这就是所谓的宗教市场理论。2004年,宗教市场论的经典著作《信仰的法则》中文版问世,成为近年来宗教学界的畅销书。在今年的年会上,许多学者都运用宗教市场论研究当代中国宗教,在对当代中国宗教的发展作出妥帖解释的同时,也丰富与发展着新范式自身,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可以预计,在未来的20年,对中国宗教的社会科学研究必将出现突破性的飞越,并以此反哺西方,对世界宗教学术做出中国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