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灵性资本与公民社会

中国宗教社会科学年会从2013710日至14日,第十届宗教社会科学研讨会暨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项目报告会在香港召开。会议以宗教、灵性资本与公民社会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港澳以及中东、北美和欧洲的100多位学者与会,其中80多位学者发表了会议论文,展开了关于宗教与政治和公民社会、宗教与文化,以及灵性资本理论、灵性资本与宗教市场等诸多相关论题的学术交流。这其中包括了16中国宗教与社会项目所资助的课题报告。会议还请到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赵文词教授和波士顿大学的魏乐博教授作了主题演讲。

中国宗教与社会项目课题报告是本次会议的重头戏。16个受资助的研究课题,其研究地域不仅涵盖了北京、上海、温州及长三角地区、福州、港澳台等城市都会,还辐射到黑龙江、华北、河南、宁夏等农村地区;其研究的宗教类型不仅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制度性宗教,也涉及民间宗教和传统宗教。就其研究论题而言,宗教与公民社会是其中研究热点之一。澳门大学的郝志东教授以香港、澳门、台北和上海的个案为基础,比较了两岸四地的天主教在公共参与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研究发现港澳台的天主教会在社会服务的水平上要高于上海,而在公民活动的水平上,香港的天主教会则高于其他三地的教会。香港中文大学的邢福增教授则以北京基督教为个案,探讨了四种不同类型教会与公民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同样以北京为个案,中国人民大学的钟智锋博士则通过比较基督徒商人组织和基督徒法律人组织分析了其在社会参与方面的不同。宁夏大学的罗强强博士将研究的视角指向了当地回族农民的维权抗争,以厘清伊斯兰教在抗争活动中的角色。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的陈彬博士则以当地的民间庙宇为个案,试图回答民间信仰是否构成公民社会的问题,认为民间信仰是公民社会幼苗,但与成熟的公民社会之间尚有较大差距。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王莹博士从功能分析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宗教在公民文化建构中的作用。宗教经济学或宗教市场论是课题报告的另一热点。郑州大学的韩恒博士以河南农村的个案为基础,勾勒出农村熟人社会的基督教皈信的网络和路径并就宗教市场论中的皈信命题展开了讨论。中国人民大学的郑风田教授运用社会调查数据对农村居民信仰的代际传递进行了分析,指出宗教信仰的代际锁定效应是近年来农村宗教热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大学的孙尚扬教授同样关注了皈信问题,但研究对象指向了在北京的大学生基督徒群体。黑龙江大学的樊志辉教授基于社会资本对当地农村的灰色宗教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上海政法 学院的刘芳博士则应用宗教市场理论对华北农村的天主教会进行了个案研究。

宗教与企业家精神也受到课题研究者的关注。复旦大学的周怡教授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研究了温州企业主的慈善捐赠行为与宗教信仰的关系。福州大学的甘满堂教授则对传统宗教与基督宗教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

中国宗教与社会项目的课题还囊括了其他的研究论题。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向平教授的报告以长三角地区信仰调查的数据为基础,试图用关系主义方法论的视角,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困境,提出要建构神人关系及其信仰模式。北京大学的方文教授通过心理实验的方法对中国宗教徒和非信徒的偏差地图进行了比较研究。来自美国加尔文学院的李晋博士的研究则聚焦于中国城市中的基督教家庭教会,从组织的层面分析了不同类型家庭教会间的差异。

大会还特意安排了两次主题演讲。赵文词教授在演讲中提出,要充分重视中国宗教的社会属性。中国宗教更强调归属(belonging),而不是信仰(belief)。他认为,在中国,归属是宗教性的(religious),而信仰则是世俗性的(secular)。魏乐博教授则将演讲的主题放在了多元性(pluralism上。他认为,人们通过记忆(memory)、拟态(mimesis)和隐喻(metaphor)这三种机制来区分彼此,确定身份认同,从而建构社会世界。

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除了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以外,还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中心、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另外有其他十一所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研究机构参与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