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方的碰撞与宗教变迁

第二届东亚科学研究宗教学会年会

日本 札幌 北海道大学
2019年7月27-28日

王镇 等

2019年7月27日至28日,东亚科学研究宗教学会(East Asian 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第二届年会在日本北海道大学举行。首届年会在2018年7月在新加坡举行,与之相比,2019年年会的参加学者人数增加了很多,来自中国大陆、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英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00名学者与会,就会议的主题 “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方的碰撞与宗教变迁”(East-West Encounters and Religious Change in Modernizing East Asia)发表了论文。除了每日的主题演讲时段,会议还在30个分论坛分别进行。与会的学者们从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出发,围绕着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在会议第一天,来自日本东北大学的G. Clinton Godart博士首先进行了主题演讲,他以“现代日本社会宗教领域对达尔文主义的接纳”(“Religious Receptions of Darwinism in Modern Japan”)为主题,对达尔文主义及其与近现代日本宗教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他认为,进化论在日本既不是被人们被动接受的,也不是完全没有争议的,而是在近现代日本思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日本,进化论常常成为佛教、神道教、儒家以及基督教思想家忧虑并不断争论的议题。随着日本人重新定义了他们与世界和自然的关系,并建立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进化论也成为了各类知识分子的相互争论的战场。

在第二天的主题演讲时段,东亚宗教社会科学研究学会(EASSSR)的主席杨凤岗(Fenggang Yang)教授主持,与副主席Francis Jae-ryong Song (宋在龍), 第二届年会东道主 Yoshihide Sakurai(櫻井 義秀), Mark R. Mullins 和宗树人(David A. Palmer)四位教授一起,就东亚宗教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讨论。杨凤岗教授再次强调了“环球东方”(Global East)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倡议学者们对于环球东方宗教性的独特之处和共通之处进行扎实、细致和深入的研究,由此总结提升的理论必将对于宗教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做出有益贡献。宋在龍教授指出东亚社会在回应现代性中的宗教变迁需要更多的理论探讨,要特别关注文化传统。樱井教授特别强调东亚诸社会的学者彼此加强交流的必要性,以及这样一个国际学会所面对的诸多困境,需要学者们以个人身份积极参与这个学术共同体,防止民族主义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障碍。Mullins 教授讨论了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宗教性问题,并且强调了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在日本和其他东亚社会所表现出的重要性。宗树人教授分析了在研究中国或东亚宗教中的四种常见的对待理论的态度:用舶来理论生搬硬套地解释中国或东亚的宗教现象,这种情况在学生中非常普遍;采纳法国汉学的传统拒斥理论而致力于分析事实自身,结果是中国社会被排除在社会理论之外;建构基于东亚的独特理论,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多但建树少;用理论指导实证研究并且修订改进已有理论。

在每日的主题演讲后,会议在6个分论坛同时举行。分论坛的主题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涵盖了宗教研究的不同面向。其中有以某类宗教在环球东方的处境与发展为主题的分论坛,如在中国的基督教、东亚社会的伊斯兰教、台湾的佛教、韩国的基要主义、台湾宗教中的日本神明、新兴宗教等;也有以宗教与社会在环球东方的互动为主题的分论坛,如宗教与政治、宗教与公民社会、宗教与媒体、宗教与性别等。此外,会议还设立了六个分论坛专门讨论环球东方科学研究宗教的理论与方法,如在东亚社会中测量宗教信仰、不同维度的宗教调查、宗教研究的理论,以及由美国普度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开发的中国宗教地图在线平台。许多分论坛都汇集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同一话题的研究。例如,在会议第一天(7月27日)上午的伊斯兰教I (Islam I)分论坛中,来自美国,中国和日本的三名学者展示了他们关于中国穆斯林的研究,来自美国普度大学的研究生王镇介绍了他关于中国回族宗教性的定量研究,而中国大陆的学者王超则对“宗教中国化”这一热门话题在伊斯兰教的表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来自日本的学者Masashi Nara则对中国伊斯兰教复兴的现象进行了介绍,并展示了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回族穆斯林是如何展现自己宗教性的。

学者们不仅着眼于东亚社会中的宗教,一些研究还将这一主题与更广泛的全球主题联系起来。例如,宗树人(David A. Palmer)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法国社会学家葛阑言(Marcel Granet)的中国宗教研究,并将葛阑言(Marcel Granet)的研究与涂尔干(Durkheim),莫斯(Mauss),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乔治-杜梅齐尔(Dumezil),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等学者的研究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宗树人(David A. Palmer)教授认为,这些法国学者的研究对中国宗教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另一方面看,对中国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国宗教的研究,也对西方社会的相关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7月29日,部分与会者参观了净土真宗佛教寺庙和北海道神宫,领略了日本佛教和神道教不同的宗教文化,这也为第二届EASSSR年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第二届EASSSR年会的成功召开为宗教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平台。据悉,2020年EASSSR第三届年会将于七月底或八月初在韩国的济州岛进行。